记忆深处的那片清凉
652907
0

              □ 朱旭(山东费县)

       小时候,我生活在一个偏僻的小山村。夏季的夜晚,闷热得很,我家低矮的老屋像个大蒸笼,细密的汗珠布满我的额头。蚊子也来捣乱,嗡嗡直叫,叮在身上特疼,立马鼓起一个大包。那时村里还没通电,更谈不上电灯和风扇了,只有一盏遍身油腻的煤油灯在摇曳着昏暗的光晕。  

         吃过晚饭,哥哥把苫子和藤席卷在一起,扛在肩上,朝门外走去。我抱着被单尾追其后,蹦着跳着,兴高采烈地吆喝着:“出去凉快去喽!”

        我们来到村东南的石岗地。这里分布着密密匝匝的石灰岩。这些石头大都一部分裸露在地表,一部分埋藏在地下,顶部多是一个较平坦的面。我们把苫子放在石顶上摊开,铺上藤席,往上一躺,凉丝丝的,真叫爽!微风一旦拂来,那就更妙不可言了。

       浩淼的夜空,繁星在眨着眼睛。偶尔,有流星划出靓丽的弧线,给璀璨的夜空更增添了几分情趣。多种昆虫在歌唱,仿佛交响乐团在演奏。偶尔,几只晶莹透亮的萤火虫会闯过来,我们急忙跑上去捕捉。我们把捉到的萤火虫放到一个小瓶里,持在手里端详,一闪一闪的,把我们的小脸蛋都映绿了。忽然,树上传来一阵蝉鸣,一个调皮的年轻人连忙跑过去,朝着树干猛踹一脚,蝉儿哧溜一声不知遁到哪里去了。

       来乘凉的三三两两的越聚越多,这里也变得越来越热闹。一位我叫他大伯的老者光着膀子,坐在一块石头上,嘴里衔着一根长长的烟袋,正兴致勃勃地吧嗒着。他走过南,闯过北,见多识广,还为淮海战役推着小车支援过前线。他手指着夜空,让我们认识了牛郎星、织女星和天河,向我们讲起了牛郎织女的美丽传说。我们托着腮帮,屏住呼吸,听得津津有味。  

          大人拉着家常,聊着农事。我们这群孩子则靠着一块长条石的边缘,坐成一排,伸出右腿,脚掌朝外,做起了一种有趣的游戏。一位玩伴站在我们的前面,一边唱着《踢板脚》的歌谣,一边依次踢着每个人的右脚掌。歌谣的唱词是:“踢踢踢/踢板脚/板脚南/好种田/板脚北/种荞麦/荞麦开花一片白/豌豆开花紫红色/哥哥姐姐/骑马卖菜/狗腿猫腿/伸只蜷只。”从左踢到右,再折回来,从右踢到左,站着的那位同伴每唱出一个字,就踢一下其中一人的脚掌。从这首歌谣的开头第一个字“踢” 踢起,到末尾“只”字结束,这时挨踢者要立即把脚缩进去,不能及时缩脚就会被踢到,接下来,要接受处罚。受罚者一般是唱歌,那是我们常唱的大都是红色歌曲,如《东方红》、《我爱北京天安门》、《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》、《社会主义好》、《学习雷锋好榜样》等。不会唱歌的怎么办?那就要学狗叫。只见受罚的那位拱着身子,撅着屁股,四肢着地,汪汪地叫起来。受罚者憨态可掬的滑稽相,常逗得我们前仰后合,笑声一片。第一轮结束后,受罚的随意找个位置再坐在我们中间,第二轮重新开始……

         夜越来越深,一部分人陆陆续续回家去了,我和另一部分人则睡在了石顶上。不时有几个蚊子来袭,我就用被单从头到脚全副“武装”起来。渐渐地,我便酣然入梦了。  

         后来,村里通上了电,家家户户都安上了风扇,还有的装上了空调,在户外集体乘凉的情景已很罕见了。不过,乡村那醉人的夏夜、儿时的那份纯真和浓浓的乡情,都沉淀在记忆深处,在我的心底永存一片宁静与清凉。




7
打赏
收藏
点击回复
      全部留言
  • 0
更多回复
文学艺术

2351

共有主题

785

共有社群

16

认证社群
精彩内容
扫一扫访问手机版
请选择要切换的马甲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