登录 注册
弘扬沂蒙精神 打造乡村振兴的“莒南好例”

526次观看作品发布于2019-02-19 09:01

0 收藏

   “实现乡村振兴,生态优美的莒南有基础、有优势、有品牌,潜力无限,大有可为。”正在省会济南参加2019年山东"两会"的省人大代表郇恒赛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时表示,莒南县将按照“产业兴旺、生态宜居、乡风文明、治理有效、生活富裕”总要求,认真落实刘家义书记在全省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要求,按照龚正省长政府工作报告中“高起点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,持续推进农业更强、农村更美、农民更富”的部署安排,在临沂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,打造新时代乡村振兴的 “齐鲁样板、沂蒙高地、莒南好例”。

   作为莒南县委副书记、县长,郇恒赛对如何打造乡村振兴的“莒南好例”有六个方面的考量:

   一是以高标规划为引领,统筹推进“五个振兴”。突出规划引领作用,坚持高标规划、高点定位、超前谋划,借助莒南好山、好水、好风光的资源优势,统筹农旅融合、文旅融合,注重用生态和文化涵养提升品质,邀请中国农业大学等名家团队,参与莒南乡村振兴规划设计,编制《莒南乡村振兴总体规划》以及5个配套工作方案,进一步统筹田园综合体发展规划、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、乡村旅游发展总体规划、土地利用规划,推进多规合一、协同兼顾。突出资源整合、效益提升、要素集聚,把特色化、基地化、品牌化作为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的切入点,壮大全县农业农村新产业新业态,培育农业农村新模式新动能,统筹推动乡村振兴发展。严肃规划审批,严格设计施工,将行政村规模调整和田园综合体一并规划、一并设计,真正实现一张蓝图绘到底。

   二是以田园综合体建设为切入,重构乡村要素。乡村振兴的重点是产业振兴,产业振兴的关键是建设田园综合体。通过田园综合体这一新形态,重新架构三农要素,激活资源潜力,激活要素活,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,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,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。要着眼于“新田园时代”背景,在城乡融合发展中创造“现代田园”,大力推进三产融合农业新六产发展。坚持以园区化、特色化、品牌化为着力点,坚持政府主导,聚焦国资公司、村集体、土地合作社、务工合作社和工商资本五部合力,实施县镇政府、支部村委、村民和工商企业四方共治,推进土地所有权、承包权和经营权“三权分置”,突出国资与村集体二八分成,整合土地、资金、人力、规划、招商等资源要素,加大工商资本注入,高标准建设茶溪川、道口香、梦园锦瑞大观园等田园综合体,推动农业向“新六产”转变,全面提升田园综合体的质量效益和竞争力,在城乡融合发展中打造“现代田园”。发挥龙头带动作用,重点推进金胜花生科技产业园,建设花生小镇、中国花生博物馆,打造农业“新六产”样板园。释放中国好粮油行动示范县品牌效应,培植壮大金胜粮油、玉皇粮油、兴泉油脂品牌知名度,推动 “三牌同创”,打响莒南花生、大店草莓“产自莒南”农产品影响力。

   三是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为抓手,建设“美丽乡村”。坚持差异化发展、特色化培育,加快推进美丽乡村建设,在“颜值”提升和“内涵”挖掘上下功夫,打造田园风光、乡村风情、乡土韵味的美丽乡村。改善农村人居环境,重点推进4个省级美丽乡村、1处市级美丽乡村重点片区、50个县级美丽乡村建设。实施森林生态廊道、荒山绿化美化彩化、退耕还林还果系列工程,年内完成绿化造林1万亩;加快实施农村公路“三年集中攻坚”行动,争创市级“四好农村路”示范县,打造2条精品示范美丽公路,形成便捷快速的城乡路网。完善农田水利设施,治理址坊、玉皇沟小流域8.9平方公里,加固35座小型水库,启动陡山灌区水源配套资金节水改造工程,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项目,解决5.2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,使全县集中供水覆盖率达到90%以上。

   四是以“三新培育”为重点,建设“文明乡村”。积极培育新农业新农民新文明,积极吸引大资本、新技术、新模式等发展要素融入乡村振兴,发展设施农业。推广赫马岭村土地股份合作社模式,支持专业大户向家庭农场转型,新增优质农产品基地(园区)3万亩,培育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5家、示范场6家、示范社15家以上。大力培育新型农民,精准对接农民需求,培训新型职业农民230人,解决“谁来种地”“如何种好地”的问题,打造一支懂农业、爱农村、爱农民的三农队伍。着力培育新文明,实施乡村文明提标行动,拓展移风易俗惠民殡葬改革成果,推进节地生态安葬,培育文明乡风、良好家风、淳朴民风。加强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,推进“乡村记忆”工程,建设村史馆、民俗馆,培养文化能人、非遗传承人,弘扬优秀传统文化,使乡村既有“颜值”更有“气质”。

   五是以生活富裕为根本,建设“幸福乡村”。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,建设农村产权流转交 易体系,强化农村财务和“三资”管理,激活农村各类要素潜力,为推动农业增效、农民增收注入新动能。实施强村富民工程,引导成立各类合作社,增加农民收入、壮大集体经济,力争80%以上的村集体经济收入超过5万元。依托田园综合体,调整农村组织体系,形成“中心城、小城镇、大乡村”的乡村组织架构,完善乡村自治、法治、德治的“三治体系”,深化“一村一警务助理一法律顾问”制度,形成“村里无小事,大事不出乡,多年不上访”的新农村社会管理新格局,努力打造政通人和、共同富裕的良好局面。

   六是以土地增减挂钩为统筹,推动乡村全面振兴。以土地增减挂钩工作为抓手,优化农村建设用地布局,改善农村人居环境,破解“城镇缺地、农村缺钱”难题,撬动乡村全面振兴。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、城乡建设规划和新农村建设规划为基础,因地制宜、统筹规划、协调布局新型农村社区,实行传统村落逐步退出、中心村庄提升扩规,确保土地增减挂钩百亩项目镇街(园区)全覆盖,力争节约土地3000亩以上。高标准规划建设农村中心社区,实行农村社区建设向城市社区看齐、城区社区建设标准向市区标准转变,推动城区和镇村协调发展、提档升级。规划建设12个镇街工业园区,使之成为特色小镇,居住人口3万人;建设30个农村中心社区美丽乡村,居住人口万人以上;中心城区人口到2035年增加至36万人。形成“中心城区、特色小镇、美丽大村”的乡村振兴组织架构,实现“产业兴旺,生态宜居,乡风文明,治理有效,生活富裕”乡村全面振兴目标。


全部评论(0)
相关视频
请选择要切换的马甲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