登录 注册
孟子:三迁择芳邻 七篇矩天下

1200次观看作品发布于2018-11-10 20:54

0 收藏

   孟子(约公元前372年-约前289年),名轲,字子舆,战国时邹(今山东省邹城市)人,著名思想家、教育家,儒家学派代表人物,与孔子合称“孔孟”。

     孟子幼年丧父,家庭贫困,在母亲仉氏的教育下成长,曾受业于子思的学生。学成以后,以士的身份游说诸侯,到过梁(魏)国、齐国、宋国、滕国、鲁国等,推行自己的仁政学说。晚年回到故居讲学,和他的学生一起,“序《诗》、《书》,述仲尼(即孔子)之意,作《孟子》七篇”。《孟子》七篇集中体现了孟子的“民本思想”、“性善论”及“仁政学说”。

    《孟子》七篇总共三万五千多字,记载了孟子一生的主要言论、活动和思想学说,也包含了修身、持家、处事、报国的谆谆教诲。千百年来,孟氏后裔人丁兴旺,虽然分散居住于大江南北及海外,但都以孟母训语、《孟子》七篇作为传家处世的祖训箴言。位于山东邹城的“亚圣府”,更是以“气养浩然”“居仁由义”“规矩之道”作为家规家训传承至今。

    传家世守三迁训,七篇贻矩报国常。邹城孟氏秉承《孟子七篇》、《三迁志》智慧,牢记孝亲、修身、持家、处世、报国的谆谆教诲,以书为训,形成了诗礼传家的圣贤家风,一代代孟氏后裔,无论在怎样的时代变迁中,也无论在怎样的生存环境下,他们都时刻铭记祖先的教诲,为孟氏家族崇德重教、弘扬儒道的家风流传,也为中华民族连绵不辍的文化血脉传承,始终不懈地努力着。


规矩之道

(循规矩  知廉耻)

  不以规矩,不能成方圆。规矩,方圆之至也。《孟子·离娄上》 

  人不可以无耻,无耻之耻,无耻矣。耻之于人大矣,为机变之巧者,无所用耻焉。不耻不若人,何若人有?《孟子·尽心上》 

  【译文】不用圆规和曲尺,不能准确地画出方形和圆形。圆规、曲尺,是方和圆的最高标准;圣人,是做人的最高典范。 

  人不可以没有羞耻,不知道羞耻的那种羞耻,是真正的羞耻了。羞耻之心对于人关系重大,干诡诈投机事情的人是没有地方用得着羞耻之心的。如果不以赶不上别人为羞耻,那又怎样能赶上别人呢? 


全部评论(0)
请选择要切换的马甲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