分享
  • 收藏
  • 举报
    X
    姚国蓬:“兵支书” 建功果蔬产业强村新战场
    192
    0

    走进“胡阳西红柿”核心产区——胡阳镇兴胜村的连片温室大棚,只见红艳艳的西红柿挂满枝头,绿叶掩映下长势喜人,菜农们采摘、装筐,忙得不亦乐乎。

    经过多年探索,费县胡阳镇种出的西红柿个大、皮薄、汁多,在市场上有口皆碑,“胡阳西红柿”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达到24.14亿元。

    被西红柿映“红”好日子的兴胜村,曾经是个“负债村”。“村子连间像样的办公场所都没有,上任时挤在村头铁皮屋召开村‘两委’会议,研究的头一个议题就是如何还上50多万元的历史欠账。”新和村党总支委员、兴胜村党支部书记姚国蓬记忆犹新。

    姚国蓬在部队服役12年,退伍后践行“退伍不褪志、退伍不褪色”誓言,搏击商海,在家装建材行业搞得有声有色。2021年4月,他受地方党委召唤,思虑再三毅然放弃蒸蒸日上的生意和城市安逸的生活,回村挑起村党支部书记的重担。

    “当选村党支部书记的那一刻,我给自己定下目标,尽自己所能,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。”姚国蓬始终保持部队作风,始终把困难群众放在第一位,忠于职守,事事亲为。面对历史欠账,他带领村“两委”班子成员,扎实开展调查研究,弄清产生的“因”,弄明发展的“由”,出实招一一化解,赢得了村民们的认可。

    兴胜村办公场所年久失修,他积极对接镇政府改造提升项目,争取县财政局资金支持,按照资源共享、合理布局、一室多用原则,新建兴胜村党群活动服务中心,让群众有了活动的场所、党员活动有了阵地、教育培训有了场所。

    要致富,先修路。为全力推动农村公路建设,姚国蓬带领村“两委”积极争取,按照“四好农村路”建设标准,新建环村公路一条,实现了“组组通、户户连”。为了解决村里排水不畅、道路积水的问题,他带领全体村民,筹工筹劳,修建3000米排水沟一条。实施农村饮用水入户工程和沟渠清淤工程,解决了198户村民的饮水和生活污水排放难题,群众生活环境持续改善。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,他带领着全村党员干部群众,把一个软弱涣散村变成了党建工作先进示范村、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。

    乡村要振兴,产业必先行。为增强村集体的“造血”功能,带动群众增收致富,姚国蓬聚焦西红柿特色产业,通过村党支部领办胡阳兴胜果蔬专业种植合作社,采取“合作社+基地+农户+市场”模式,流转土地140余亩,建成高标准温室大棚4个、连体棚27个、优质葡萄采摘园1处,种植西红柿、葡萄等高效作物,实现了规模化种植、标准化管理、品牌化营销,增强了产业发展后劲,擦亮了“胡阳西红柿”品牌。


    1
    赏礼
    赏钱
    收藏
    点击回复
        全部留言
    • 0
    更多回复
        你可能感兴趣的主题
    恢复多功能编辑器
  • 3 1
  • 推荐内容
    扫一扫访问手机版
    请选择要切换的马甲: